一、企业经营管理(15人)
1、扎西次仁,藏族,中共党员,西藏日喀则市珠堆铜铁工艺综合加工厂 法定代表人
擅长领域:藏族金属锻制
主要业绩:藏族金属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五批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建铜铁手工艺加工厂,生产产品涉及宗教用品、藏医疗器具、藏式建筑装饰品等几百种品种,年产值达100万元左右。注重铜铁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已培养13名能工巧匠,年人均收入几十万元。2017年参加了自治区文化厅举办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匠心筑梦——西藏传统工艺展;同年参加第二届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获得“优秀作品奖”。
2、仁庆欧珠,藏族,群众,西藏昆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擅长领域:藏香制作及产品开发
主要业绩:政协第二届日喀则市委员会常委、日喀则市青年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西藏自治区质量协会副会长、西藏自治区质量协会藏香产品委员会专家库专家。日喀则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萨迦藏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5年萨迦藏香制作技艺被列入日喀则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司为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日喀则市大学生(中职生)创业示范基地、日喀则市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仁庆欧珠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开发藏香枕、车载藏香、藏香礼盒等系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创办5家公司,吸纳48名当地群众就业,6名大学生通过“智力+能力”入股方式实现创业就业。2016年以来公司累计投入社会公益事业资金385.88万元,资助贫困群众接受技能培训30人次、驾考91人,贫困学生323人次。新冠疫情期间向湖北武汉等防疫一线捐赠95.2万元的藏香等物资。公司荣获全国、全区、全市各类大赛奖项,被评为“全国藏香优秀质量企业”,日喀则市级诚信企业、日喀则市扶贫龙头企业、扶贫产业先进单位等。个人曾获西藏“五一劳动奖章”、西藏自治区“十大新锐人物”、共青团市委“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
3、巴桑旦增,藏族,预备党员,聂拉木县宗宗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擅长领域:农产品加工及产品开发
主要业绩: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毕业后回到西藏加入大学生创业队伍,成为新农村建设者的一员。2016年11月在拉萨市经营一家夏尔巴餐厅。2018年返乡创业,通过对樟木夏尔巴辣椒不断试验改良,逐渐形成夏尔巴辣椒产品,成立了宗宗农副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樟木新区11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名,未就业大学生2名。合作社月平均收入20万元,2020年为173名社员分红15万元。合作社运营稳定后,帮助引导5名未就业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曾荣获国家社会实践“二等奖”。
4、旦增,藏族,中共党员,西藏圣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擅长领域:企业经营管理
主要业绩: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常务理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商贸、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等方面,每年项目建设总投资超亿元。积极为当地群众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截至目前,为280余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22800元。2017年以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462万余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积极贡献民营企业力量,捐款捐物210余万元。重视企业基层组织建设,公司党支部被列为日喀则市非公企业香港六台彩开奖结果工作示范点。曾荣获共青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全区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奖”优秀个人、“西藏青年五四奖章”“西藏十大优秀青年”提名奖,共青团市委“五四青年奖章”。
5、尼玛扎西,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娘雄现代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联社 法定代表人
擅长领域:合作社经营管理
主要业绩:2013年筹资46万元成立桑珠孜区首个合作联社“娘雄现代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联社”,采取“联社+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大力推广青稞良种种植和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现联社具有大型农机具、工程机械等60套,总资产达2000万元,年均盈利450万元左右,带动全乡416户2300人增收。2017以来累计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及社员分红245万元。合作联社曾荣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6、达娃次仁,藏族,群众,日喀则市扎西吉彩罗顶传统民族手工艺专业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 “乌钦”造像师
擅长领域:鲁定金属锻制
主要业绩:2019年被评为第四批自治区级鲁定金属造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参与制作毛主席领袖铜像、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在1990年正式启动十世班禅大灵塔释颂南捷修建时,担任金属锻造“乌琼”督造师,成为扎什伦布寺专职造像师。以传承发扬民族古老艺术为目的成立合作社,培养学徒12人,并逐步扩大规模。在达娃次仁的努力下,鲁定金属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7、达桑,藏族,群众,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夏鲁村帕那孜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自治区三级造像师
擅长领域:传统泥塑
主要业绩:政协第二届日喀则市委员会委员,传统泥塑技艺第三十六代传承人,第四批自治区级夏鲁泥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夏鲁泥塑工艺的传承和发扬,多方筹措资金用于相关资料的整理和传习基地的升级改造,培养学徒10余人,并于2013年注册成立合作社。在达桑的努力下,夏鲁泥塑技艺于2015年被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被列入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8、曲珍,女,藏族,中共党员,白朗县恰珠编织坊 总经理
擅长领域:民族手工编织
主要业绩:自治区首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审活动专家。编织坊拥有“朗萨彩虹”商标权,总资产达2000万元,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技术工45名、散工380名、管理人员6名,辐射带动从业人员3000多人。产品远销国内外,年销售额达1200万元,纯收入160多万元。积极引导和鼓励白朗及周边县区妇女与编织坊签订制销合同,提高了妇女们的经济收益。编织坊在创收的同时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行动,2016年至2019年,每年拿出收入的10%用来扶持贫困户并出资培训2000多名印染编织人员,学员结业后实现技术脱贫。个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自治区优秀农民工”“日喀则地区农村双学双比先进个人”等称号。
9、赤列顿珠,藏族,群众,谢通门县牛古沟陶器专业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
擅长领域:制陶
主要业绩:谢通门县牛村制陶技艺第七代传承人。牛村陶器于2008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被列入自治区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合作社目前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日喀则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县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主要制作各类陶器饰品、实用器、旅游纪念品等产品。合作社成立后,先后带动牛村25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人,边缘户3人,大学生1名。员工每月工资3500—5000元,年终分红3万元左右。作品“陶器茶壶套”在第八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中荣获“金奖”、作品“陶器藏靴笔筒”在日喀则市第五届珠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秀奖”。
10、杨卫红,汉族,中共党员,西藏珠峰华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擅长领域:企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
主要业绩:珠峰华绿公司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有机肥原料收购模式,积极与养殖种植企业、合作社、白朗蔬菜生产基地合作,实现有机肥订单化生产。自2017年以来通过收购牛羊粪,促进5000多户群众增收4342万元。截至2020年底,公司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780人兑现产业分红355.8万元。成立白朗县通达运输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农牧民群众运输收入2465万元。建立青稞生产“百亩千斤”“千亩千斤”试验示范区100个,组织农牧民专场培训2000余人次。2017年以来,积极推广施用有机肥17.1万吨,覆盖了日喀则17个县(区),并延伸至拉萨、山南等市。青稞主产区亩产突破千斤,单产增加200斤左右,促进群众直接增收近2亿元。公司2019年被评为“日喀则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招商引资优秀企业”,荣获日喀则市“新兴产业贡献奖”,2020年被认定为西藏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
11、邵华,汉族,群众,西藏珠峰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擅长领域:交通工程质量检测评估
主要业绩:2018年以来,公司承接各类工程项目检测近千万元,检测服务涉及日喀则市17个县的208个项目(项目批复投资额近90亿元)。公司接收藏族大学毕业生7人,并送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集中进行专业上岗培训。承担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1项、自治区联合自然基金课题2项,参与自治区联合自然基金课题1项、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项目2项。发表科技论文6篇,编制科研报告《日喀则市道路客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7-2030年)》。公司被列为“交通援藏示范窗口单位”“鲁藏经济合作示范单位”“新时代雪域高原文明班组”等。个人获得济南市高层次人才认定。
12、罗布,藏族,群众,西藏仁布县达热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高级工程师
擅长领域:建筑工程
主要业绩: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吸收大量的社会待业青年和未就业大学生就业,2017年以来为28名大学生(中职生)提供工作岗位。注重提高公司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出资委派年轻一代学习深造工程技术,培养了一批本土工程技术人员。在“百企帮百村”、疫情防控等社会公益事业中累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218.29万元。曾荣获“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建设行业优秀施工企业家”“西藏自治区劳动模范”“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13、罗布扎西,藏族,中共党员,萨嘎县拉藏乡久嘎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吉拉牦牛养殖繁育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擅长领域: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
主要业绩: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完善党员学习机制,深入开展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心系孤寡老人送温暖”活动。为了扶持脱贫户、带动边缘户、辐射富裕户,成立了久嘎村吉拉牦牛养殖繁育专业合作社,鼓励村里的党员和致富户带头人入股,实现“5个100%”入社。合作社注册资金1596.99万元,社员86户,解决了43名群众就业,辐射带动群众322人,牲畜存栏4659头(只)。通过合作社牛羊出栏、经营惠民超市,收入525余万元,实现分红441万元。合作社组建运营后解放了更多劳力,全村劳动力转移年收入360余万元。
14、孟德利,汉族,中共党员,白朗县中农圣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级农艺师
擅长领域:蔬菜种植及技术服务
主要业绩:日喀则市“三区”科技人才。克服高寒干旱大风等困难,创新大棚技术,在白朗县建设128座蔬菜大棚,一年出产新鲜蔬菜水果1500多吨,品种多达45个。坚持把扶贫带动作为己任,推行“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务工、产业分红等,实现累计分红277.5万元,带动当地2247名建档立卡群众人均增收1250元;150名农牧民实现长期就业,年人均增收5万元以上。为嘎东镇大棚区改进灌溉技术,并免费向群众传授种植技术,带动当地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荣获日喀则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潍坊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5、桑杰旦增,藏族,中共党员,昂仁县拉堆羌传统乐器文化发展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
擅长领域:民族乐器制造
主要业绩:县级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6年注册了合作社,总产值达300万元。通过“学、传、帮、带”使合作社12名学徒掌握了民族非遗手工技艺,其中9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为传承拉堆羌传统乐器文化,无偿为12名贫困家庭的子女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技能培训。积极与人社部门沟通,开办木工技能培训班,培养当地技能人才,提高群众现金收入。在首届珠峰工匠技能大赛中荣获“珠峰工匠”“手工木工项目冠军”称号。
二、农牧领域(9人)
1、马金云,回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百亚成农牧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技术副总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擅长领域:畜牧养殖及技术服务、产品研发
主要业绩:通过集中养殖、农区禁牧退牧还草、封山育林等途径,实现了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经济提质与生态良好的互促互进。坚持把畜群结构优化调整作为珠峰牛羊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将适龄母畜比例从30%提高到了70%以上。根据日喀则实际需求,研发八种全价颗粒饲料,实现了公司及全区供应。开发生熟肉产品110多种,远销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走访18县区每一个养殖基地,指导合作社组建、规范运行。指导萨迦中心养殖场、昂仁桑桑牦牛羊殖场等实现满负荷投产养殖,共存栏羊4万余只、牛5千头。公司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中国高峰论坛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人物年会“新时代中国经济创新企业”称号、“日喀则市新兴产业贡献奖”;公司产品“如意庄园藏系牦牛肉”荣获第105届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特等金奖。个人在青海工作期间荣获中央宣传部、农业部、青海省、海北州多个奖项。
2、扎西旺拉,藏族,群众,白朗县巴扎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擅长领域:农业技术推广
主要业绩:西藏自治区农村科普带头人、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日喀则市专家库成员。2006年至2014年完成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试种推广工作。在全乡推广种植喜拉22号1万亩,多次开展集中种植培训。2013年至2017年负责巴扎乡“藏青2000”种子销售工作,销售1428万斤,销售额3834万元。推进巴扎乡土地细碎化整合和打造现代化农业工作,推广油菜新品系,种植2000余亩。全乡大棚温室共计811座,每座大棚年均收入6000元。撰写《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大面积示范推广》等多篇论文,2016年出版联名著作《青稞标准化生产》。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旦增,藏族,中共党员,桑珠孜区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高级兽医师
擅长领域:动物疫病防控
主要业绩:经常深入一线了解和掌握羊链球菌病等地方性疫病防控工作,每年至少20天督促和检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积极开展免疫接种工作。近三年来,共接种牲畜、家禽疫苗194.36万只。每年开展抗体监测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期间采集牛羊全血、牛羊血清、羊绵拭子等标本1970份。大力推进黄牛改良工作,黄牛改良工作在桑珠孜区甲措雄乡、聂日雄乡等已初具规模。积极组织兽医和科技特派人员开展奶牛饲养管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培训,培育了大批基层技术人员。
4、达瓦扎西,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高级农艺师
擅长领域:测土配方施肥
主要业绩:认真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取样任务。2019年,组织完成了全市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截至2020年,完成了桑珠孜区、江孜县等10个粮油主产县(区)的第二轮11076个土样的采集、化验分析、数据录入工作。根据田间肥效试验数据,科学制定青稞、小麦、油菜、马铃薯等作物的施肥指标,因地制宜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深入基层蹲点指导服务,认真开展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农作物病虫草害及有害生物预警预报工作。撰写的文章《浅谈日喀则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SODm尿素在春青稞上的肥效增产效果研究》等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编制撰写《日喀则市9个项目县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曾荣获“全国农业先进个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全国“澳佳杯”金草帽“基层农技专家”荣誉称号、全区“农科教工作先进个人”。
5、吉律,藏族,中共党员,江孜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高级兽医师
擅长领域:动物疫病防控
主要业绩:“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从事动物卫生检疫监督工作,参与处置了江孜县热龙乡放牧点动物间鼠疫疫情。2017年出现疑似羊链球菌疫情,在以热龙乡果琼村为主的三个村蹲点20天进行解剖和治疗,及时控制疫情,挽回农牧民经济损失约49万元。近三年累计产地检疫动物近3万头,落地检疫肉类100余吨,办理4起违法调运案件和3起警示教育案件。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发表《养猪场的防疫问题及其处理措施》《江孜县热龙乡出现羊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等文章。在日喀则市首届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快速检测技能大比武中荣获“三等奖”。
6、张延丽,汉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学研究所 副主任 副研究员
擅长领域:马铃薯选育及技术研究推广
主要业绩:经过多年的新品系选育、脱毒和示范,与科研团队审定通过“艾玛土豆1号”和“艾玛土豆2号”2个当地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首次拥有日喀则本地正式命名的马铃薯品种,并在全区推广种植。主持编写《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手册》《艾玛土豆一号高产栽培技术》《日喀则马铃薯种植技术问答》技术手册。主持完成自治区重点科技项目《马铃薯储藏保鲜技术研究》等4个项目。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团队成员申报开展三个项目。协助驻村点村两委组建“昂仁县秋窝乡桑珠村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昂仁县首次实现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撰写的《西藏日喀则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现状及发展思路》等七篇文章发表于省部级以上期刊。曾荣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日喀则市“先进工作者”。
7、张保友,汉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学研究所 正高级工程师
擅长领域: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
主要业绩:山东省第九批援藏人才。2019年以来积极组织农科所相关课题科研人员申报19个科研课题项目,涉及项目经费300余万元。组织编写并申报了《西藏马铃薯脱毒种薯育繁及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构建》,在日喀则、拉萨和山南推广应用168万亩,增加经济效益约10多亿元。建立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基地,协调山东省5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与日喀则市5个县(区)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框架协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与日喀则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利用援藏资源,选派300多名技术人员赴山东培训学习。2021年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荣获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援藏工作先进个人”。
8、珠桑,藏族,中共党员,定日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副主任 助理农艺师
擅长领域:农牧业技术推广
主要业绩:日喀则市一届、二届人大代表。指导定日县推广种植藏青2000与喜拉22号7.4万亩,使定日县于2019年获得自治区级“青稞产业大县”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自治区级种植业第二名及日喀则市种植业第二名成绩。2016年在定日县高海拔村户粒选出黑青稞种子,历经5年时间示范推广种植珠峰有机黑青稞,2020年种植面积达500余亩,总产量达80吨。成立黑青稞加工合作社,产出营养价值丰富的珠峰有机黑糌粑。推广种植“黑金刚”土豆、红皮土豆,为群众拓宽了增收渠道。推广农业机械化,组建2家农业机械合作社,群众总收入达280余万元。指导种植4500亩燕麦草,解决了定日县畜牧产业发展缺饲草的困难,优质干草总产量达373.5万斤,总收入达400万元。编制了《高原牛羊饲养流程与常见疾病防治技术手册》发放给农牧民,指导解决养殖与疾病防治等方面难点问题。荣获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科技荣誉个人奖,日喀则市“劳动模范”称号。
9、魏有霞,女,汉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高级畜牧师
擅长领域:牧草品种选育与种植推广
主要业绩: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代表。积极开展草业科研试验,在牧草种植示范试验区,牵头开展了31个不同牧草品种的引种小区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质高产牧草品种,在白朗等6个县结合不同牧草品种、不同海拔和土壤性质等引种试验种植面积180亩,并指导合作社和农牧民群众做好饲草种植和田间管理,产量明显提高。利用3年时间收集植物素材,查阅资料鉴定植物,编撰出版了《日喀则草原常见植物识别手册》(主编)、《日喀则市饲草科学生产实用技术》(副主编)。撰写的《浅谈对日喀则市草地畜牧业转型发展的思考及建议》等5篇论文发表在省部级以上专业刊物。参与发明并申请了旋耕机前置梳齿深松搂石器、饲草料加工烘干粉碎装置等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曾荣获自治区“先进驻村(居)工作队员”。
三、教育领域(7人)
1、巴平,藏族,中共党员,江孜县教育局 教研室主任 高级教师
擅长领域:教学教研
主要业绩:2010年调任年堆乡完小校长,在三年时间里,学校排名从全县倒数第一提高到前四。2013年通过公开竞聘,被聘为江孜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兼数学教研员。带领教研室编写整理了《幼儿认字插图读本》《小学生优秀作文集》等校本教材。充分利用江孜县人文资源和历史底蕴,编写《美丽江孜》县级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曾荣获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内地西藏班办班30周年优秀毕业生”称号,区、市两级“优秀教研员”,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日喀则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2、巴桑次仁,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江孜高级中学 党支部书记、校长 正高级教师
擅长领域:教育教学管理
主要业绩: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将“师徒结对”传帮带作用落到实处。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学校开设的22个社团定期举办各类趣味活动。关心爱护学生,积极开展“劲牌阳光班”“律师妈妈团”等助学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20年高考文科升学率达99.66%,居全市第二。先后发表了《“以校为本”发展性督导评价研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等优秀论文。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自治区、市级各类奖项30余次。个人曾荣获“全区首届十佳班主任奖”“全区名校长”“市级名校长”“市级优秀校长”等称号。
3、尼平,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教育局 党委书记 中教一级
擅长领域:教育教学管理
主要业绩:任桑珠孜区第三初级中学校长期间,通过制定学校精细化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搭建“成长驿站”“教研平台”“教育空间”,引领教师更新教育理念;编写藏、汉、英三种语言的诵读教材,组织学生开展“晨诵、午字、暮省”活动,提高学生诵读、书写和写作能力,使学校教学质量从全市第13名提高到第2名。近年来,学校荣获日喀则市“教学质量突出奖”“中考优胜单位”“示范家长学校”等称号。个人曾荣获区、市两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名校长”称号。
4、次仁,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小学 党总支书记 高级教师
擅长领域:教学教研
主要业绩:2015年以来参与完成《“导学-互学-自学”模式研究》《关于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三三七”数学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等7个国家、自治区、市级课题。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为艰苦边远县乡的学校上示范课、专题讲座达13余场。以身作则认真开展“师带徒”工作,帮带教师在各项大赛中荣获嘉奖。注重总结工作经验,2017年出版专著《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先后发表了《加强家庭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四篇论文。曾荣获“中国名师联盟·希望工程园丁奖”“西藏自治区第二届中小学骨干教师”,日喀则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等称号。
5、孙西才,汉族,中共党员,仁布县中学 高级教师
擅长领域:化学教学教研
主要业绩:西藏自治区高中主题教研活动授课教师。在学校开展微课研究,《化学微课设计与制作及应用的研究》申报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积极参加送教下乡活动,深入西部县进行化学示范课展示。注重开展“师带徒”工作,徒弟刘丽仙在日喀则市化学学科赛课中荣获“二等奖”,仁布县的中考化学成绩从全市第11名提高至第4名。发表《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等论文。曾荣获西藏自治区初中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一等奖”、“首批自治区级中小学骨干教师”“日喀则市2020年理化生实验技能竞赛操作化学学科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6、刘强,汉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 副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擅长领域:数学教学教研
主要业绩:日喀则市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注重提升学校教学水平,推动搭建上海--珠峰基础教育质量攻坚联盟、日喀则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作联盟等校际合作平台,中考成绩长踞自治区第一。重视学生素质教育,新开设机器人、3D打印社团等10余个学生社团。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目前,4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骨干教师”、8名教师获得自治区级赛课奖项10余项、10名教师被推荐为“自治区学科带头人”“自治区骨干教师”“自治区教学能手”。主持自治区课题《西藏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成效研究》,参与自治区课题《西藏中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西藏中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研究》。发表论文《新时代加强中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基于立德树人的学校管理策略》。曾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日喀则“市级名校长”等称号。
7、德吉卓嘎,女,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实验幼儿园 党支部书记、园长 一级教师
擅长领域:学前教育
主要业绩:自治区第三届、第四届教育督学,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日喀则市名园长工作室成员。2019年7月成功举办全区首届园长论坛。主动与萨嘎县签订支教协议,组织骨干教师到萨嘎、吉隆等县幼儿园开展送教下乡40余次。成立实验幼儿园党支部扶苗基金,筹备款项14万余元,为群众办实事20余场次,送去价值12万余元的生活用品。撰写《爱在点点滴滴之中》《与童心一起飞翔》《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教学模式分析》《幼儿美术教学中培养艺术想象力的策略研究》等文章。曾荣获区、市两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校(园)长”称号。
四、卫生领域(10人)
1、万兴旺,汉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高级工程师(正高)
擅长领域:医院管理
主要业绩:注重加强医院建设,创建多个区内首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家由国家卫健委授权从全科医学一个专业调整为综合性基地;首批获批筹建自治区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家医学院士工作站落户;首家通过“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备案与评测;建成自治区首个临床数据中心;首批通过国家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使患者实现了远程挂号、远程咨询、移动支付、自助打印,并自建个人健康档案。建成的“远程EKG诊断枢纽平台”成功将诊断平台下沉到县级医疗机构。注重人才帮带培养,挑选227名医务人员组成82个承接团队结对跟学,开展的568项新技术中有263项为本地医务人员完全掌握。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完善措施200余项,协调上海市援藏联络组筹集120余万元医疗防护物资。曾荣获“日喀则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带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获得自治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日喀则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2、旦增欧珠,藏族,中共党员,江孜县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主任 主治医师
擅长领域:普外科微创手术
主要业绩:在临床诊疗中,能独立处理专业性强且较复杂的问题。参与院内疑难、危重患者会诊及抢救工作300余人次,年门诊量1800余人次,总手术量1000台以上。2017年江孜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区唯一县级包虫病救治定点医院,参与开展肝包虫手术253台次。注重人才培养,发挥业务骨干和“传帮带”的作用,积极指导一线医生开展工作。曾在《西藏医药》《世界最新医学》《健康之路》等医学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连续五年荣获辖区内年手术总量第一的“手术达人”荣誉称号。
3、多布拉,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主任 副主任药师
擅长领域:药事管理
主要业绩:牵头成立“日喀则市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制定《日喀则市药事管理质量控制标准》,负责全市药学人员培训,承担县级医院日常业务指导督导工作。通过2年时间基本实现了全市公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同质化。2019年申请成立“西藏自治区级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承担全院药事管理工作,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已走在全区前列。作为医院“新冠疫情”领导小组成员,全程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并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新冠疫情”志愿队。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上发表10余篇论文。被日喀则市委、市政府评为市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先进个人”。
4、纪玉哲,女,汉族,中共党员,西藏藏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医药工程师
擅长领域:药物研发
主要业绩:长期致力于民族医药的振兴和发展,自主创新“组分藏药”理论,将藏医“三因五源”理论与现代制药工艺技术结合,投资3000余万元进行厂房新建与设备更新,将生产规模提升10倍。建立一测多评快速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推动企业药品顺利进军俄罗斯市场。对经典藏药二十五味珍珠丸和二十五味珊瑚丸进行质量标准提升,二十五味珍珠丸产业化升级获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相继研制出“红景天黄芪红花胶囊”“培根胶囊”等高原特色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藏诺牌”红景天黄芪红花胶囊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已销往27个省250多个县,累计销售额3000万元。帮助50余名藏族毕业生就业,和日喀则市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就业实习基地和联合培养人才合作协议。承担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中央引导地方项目2项。近三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国家发明专利5项。
5、达娃琼达,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胸外科
主要业绩:2020年胸外科成功创建“中国胸壁外科联盟西藏地区联盟”。完成西藏首例3D数字胸锁关节矫正技术,填补了西藏3D数字手术技术的空白,全年共完成胸壁畸形手术15台。近三年来实施手术669例,三、四级手术共335例,四级手术比去年增长20%。自筹资金进行义诊,共接诊患者90余人。先后荣获区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被日喀则市委、市政府评为市人民医院创“三甲”工作“先进个人”。
6、张东,汉族,群众,日喀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副主任技师
擅长领域:传染病毒病检测
主要业绩:黑龙江第九批援藏人才。新冠疫情期间,完成对日喀则市所有监狱、拘留所公安干警及在押人员和市公职人员1800余人鼻咽拭子采样及核酸检测。对日喀则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视频培训,对吉隆镇医疗机构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及消毒的现场培训。2020年末对全市、县医疗机构进行性病检测及新冠病毒检测的培训,对全市艾滋病监测点进行HIV检测现场操作培训。牵头组织开展医疗机构实验室人员梅毒检测培训,梅毒检测诊断准确率达到90%以上。2021年获得西藏自治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7、参木拉,女、藏族,群众,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卫生服务中心 妇产科主任 初级
擅长领域:妇幼卫生事业
主要业绩:桑珠孜区第一届妇女代表委员。1996年以来一直在妇产科临床一线工作,建立了桑珠孜区人民医院妇产科管理制度,明确了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学习目标,规范了医护人员的管理。先后开展了胎心监护、缩宫素引产、无痛人流、输卵管通液等多项手术,引进新方法、新技术10多项。注重“传帮带”作用的发挥,目前,科室大部分人员能够独自开展剖宫产、腹腔镜下输卵绝育术等工作。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普及优生科学知识、增强儿童出生缺陷干预意识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知识。负责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扎实推进和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荣获市级“亚青专项工作先个人”称号。
8、索朗旺堆,藏族,群众,日喀则市藏医院 藏医药天文历算研究中心主任 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藏医临床及科研
主要业绩: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养生保健分会理事,西藏自治区藏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届委员,西藏自治区残疾人等级评定医生。2016年承担并完成了自治区卫健委藏医药管理局局级项目《藏医火灸穴位定位标准挂图》等,填补了市藏医院无自治区局级课题的空白。“4.25”抗震救灾工作中,在吉隆灾区接诊2164人次,填补了藏医医药对应急救治工作的空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担任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咨询指导组成员,牵头研制藏药“九味防瘟香囊”“疫病预防汤剂”,免费投放到市区新冠疫情防控一线医护、疾控、民警、驻守等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中。先后发表《藏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及治疗探究》《藏药方剂的发展现状浅析》《藏医药现代化的思考与探索》等论文,推动了藏医药传承与发展。曾荣获市委、市政府“‘4.25’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9、格桑顿珠,藏族,群众,定日县卫生服务中心 副主任 藏医临床中级
擅长领域:藏医临床
主要业绩:通过多年努力,定日县人民医院藏医科从无到有,到如今的独立理疗室、手术室、藏医治疗室等基础设施健全,藏医日门诊量从最初的平均5人次增加到80人次,从附近县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刻苦钻研眼科医学理论,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带领开展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入手术,填补了定日县眼科手术史上的空白。多次到边境偏远乡镇为农牧民群众进行义诊,免费发放药品。每年开办以乡、村医为主的藏医培训班,努力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有自己的藏医师。
10、琼达,女,藏族,群众,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主任 初级
擅长领域:妇幼卫生事业
主要业绩: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临床业务工作。2000年以来,每年在各县指导手术1300余台,培训指导新发接生1000多人。每年授课培训乡村医生产科临床技术120余人次。开展高危孕妇五色管理指导培训180余人次。从医二十多年来,累计为数千名产妇接生,为数百名母亲实施手术。曾荣获全区“十佳医生”、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生活动“先进驻村(居)工作队员”称号。
五、文化领域(5人)
1、扎西顿珠,藏族,中共党员,西藏广播电视台驻日喀则记者站 站长 高级记者
擅长领域:新闻宣传与媒体管理
主要业绩:在西藏电视台日喀则记者站工作以来,自制各类电视新闻1700余条,在《西藏新闻联播》《午间新闻》《今晚九点》等栏目播出。坚持做好日喀则脱贫攻坚一线的宣传报道,先后采制播出了《“四讲四爱”厚植心间 汇聚力量共奔小康》《祖国恩似海 我当涌泉报》等30多条典型报道,扩大日喀则脱贫攻坚宣传的深度和广度。“4.25地震”发生后,徒步穿越“孤岛”,第一个抵达樟木,第一时间通过中央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西藏卫视等媒体发布消息,同时负责协调、指挥拉孜、聂拉木、定日、吉隆等西藏电视台应急报道点工作。曾荣获自治区党委、政府“西藏‘4.25’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日喀则市委、市政府“日喀则市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2、石达,藏族,群众,西藏恰嘉钦莫唐卡工艺设计有限公司 专业导师
擅长领域:唐卡绘制
主要业绩:西藏勉唐画派非遗传承人,刚坚绘画唐卡小组负责人,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绘画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美术家协会理事,西藏文化促进委员会会员,日喀则唐卡协会常务理事,第一届西藏日喀则唐卡协会鉴定委员会委员,日喀则美术、书法、摄影家协会会员。1995年以来负责扎什伦布寺等上百座寺庙壁画的修复工作,促进文物保护和传承。吸收50位建档立卡家庭待业子女作为培养对象,部分学徒已在唐卡绘画领域崭露头角。曾多次参加在西藏、上海、北京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举办的“西藏唐卡艺术精品展”。作品唐卡《释迦三尊与十八罗汉》获得第四届中国国际唐卡艺术节精品展铜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唐卡《释迦摩尼》获得日喀则第十六届珠峰文化旅游节“幸福日喀则”精品唐卡展二等奖。
3、洛桑,藏族,中共党员,康马县艺术团 团长 中级
擅长领域:文艺创作
主要业绩:政协第二届日喀则市委员会委员。编排《嘠谐》《谐庆》等优秀民间曲艺,创作说唱、小品、舞蹈、歌曲等曲艺节目30余项,获得了区、市两级文化部门的优秀节目奖和创作节目奖,《环卫工人》《脱贫攻坚》等曲艺节目多次登上市级晚会,小品《考驾照科目二》获得“日喀则市第二届雅鲁藏布文学艺术奖”音乐舞蹈戏曲类一等奖,疫情防控主题节目先后被“日喀则发布”“阳光西藏”等相关媒体采用发布。个人曾荣获第六届中国西部民间(花儿)歌手邀请赛铜奖,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特别奖”,第二届“雅鲁藏布文学艺术个人成就奖”,“精准扶贫·圆梦日喀则”文艺汇演二等奖,日喀则市首届“珠峰杯”相声小品大赛金奖,日喀则市“携手共圆小康梦”脱贫攻坚主题节目创作二等奖。
4、索朗次仁,藏族,中共党员,江孜县文化艺术馆 四级编剧
擅长领域:文艺创作
主要业绩:西藏自治区音乐家协会会员,“西藏特培”人才。先后创作并推出词曲作品30余部。创作《格桑的创业梦》《一名基层干部的一天》等十几部编剧作品,在学习强国、西藏组工等区、市两级公众平台发布。创作作品参与各类主题晚会及乡镇村居演出达600余场次。江孜县艺术团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局评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基层文艺院团”。曾荣获日喀则市珠峰文化旅游节书法比赛优秀奖;“江孜 浦东 莎车”三地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连续三年获优秀作品奖;2020年作词作品《欢乐达玛节》荣获日喀则市雅鲁藏布文学艺术奖优秀奖。
5、普训,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驻拉萨办事处第十六支部 退休干部
擅长领域:文学创作
主要业绩:先后出版发行了《情系教育》、《新旧西藏对比》等7本书籍。协助定日县完成了藏文版《甲谐、落谐:珠锋脚下的歌舞艺术》一书素材收集整理和写作工作。其著作《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的西藏民间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藏汉关系痕迹或铁的证明充分证明要么从远古起藏汉之间就建有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要么甚至两个民族之间本身就有可能存在同根同源关系》,深入挖掘西藏民间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藏汉关系铁的证明或痕迹,为研究藏汉关系领域打开了全新的天地。为写好书籍,自费参观考察了区内外80多个地方,参考书籍一百余册,访问专家学者、熟悉历史事件的同事、同仁以及亲朋好友不计其数。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作先进个人”“日喀则地区先进工作者”。
六、其他领域(4人)
1、尼玛次仁,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桑珠孜区城北街道江洛康萨社区 副主任
擅长领域:社会工作
主要业绩:长期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创办诺倍习书院,收养27名孤儿。积极参与扶贫事业,通过发放健康箱、捐赠食品药品、冬季衣物、学习用品等物品,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儿童、边远地区群众13500余人。积极开展环保志愿服务,培养了一支500余人的美丽公约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40余场次。作为西藏自治区农牧民骨干宣讲员、日喀则市教育局道德模范校外辅导员,积极深入18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向广大干部职工、师生、群众及僧尼开展卫生健康、道德文明、环境保护、疫情防控等宣讲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曾荣获自治区“最美志愿者”、红十字系统“先进工作者”,日喀则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2、尼玛拉宗,女,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气象局 高级工程师
擅长领域:天气预报及气象服务
主要业绩:西藏自治区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日喀则市科协第六届常务委员。作为首席气象服务专家,牵头组建了日喀则市气象局科研攻关团队。紧密结合科学前沿问题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主持或承担17个重点科研项目,天气预报准确率从2015-2018年的5-12期增长到2019-2020年的33期以上。先后在岗巴、白朗、桑珠孜等地成功指导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020年5月珠峰高程测量期间,制作了20余期珠峰不同高度层的温度、风向、风速、天气等专题天气预报,为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顺利完成提供了准确的气象保障服务。注重对年轻科研业务人才的培养,先后培养7名气象业务技术骨干,其中,3人顺利聘为高级工程师。在核心及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了8篇科技论文。曾荣获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优秀气象预报员”及个人嘉奖、个人记功奖励。
3、米玛顿珠,藏族,中共党员,日喀则市公安局 文件检验中级工
擅长领域:文书鉴定
主要业绩:参加工作以来,参与各类案(事)件现场勘验工作,共出勘500余起案件现场、制作现场材料450份,利用监控视频等侦查手段破案6起,利用现场提取的证物成功破获我市影响较大的系列入室盗窃案3起。作为我市唯一从事文检专业的技术人才,承担着全市范围乃至兄弟地市的文检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50余起文件检验鉴定工作,出具45份鉴定书。2014年负责完成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文检室国家实验室认可申报工作。2016年独立完成日喀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司法鉴定中心文检室省级资质认定工作。连续5年独自完成公安部组织的文件检验专业盲测任务,连续被评为“成绩优秀”。在公安部“三打击一整治”专项行动工作中,多次被评为优秀。2020年入选公安部“第十一批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青年人才”。
4、汤杰,汉族,民盟盟员,江苏天茂(日喀则)律师事务所 主任
擅长领域:法律援助、律师人才培养
主要业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受全国律协、江苏省司法厅委派到日喀则市司法局进行法律援藏,积极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同时开展大量公益活动。援藏期满后,留藏创办江苏天茂(日喀则)律师事务所,并于2020年5月挂牌成立自治区首家藏汉“双语”律师人才培养基地。致力于培养本地“双语”律师专业人才,律师事务所11名工作人员中,除本人外,均为西藏本地懂藏汉“双语”的法律专业人才。曾荣获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先进个人”、中国民主同盟南京市委员会“优秀奖”、中国民主同盟南京市委员会“爱心使者”称号。